面临他所履历的一切安史之乱、藩镇夷祸、无数敌人的站起与倒下他比任何人都盼望而需要气力。
赵孟頫《惠竹帖》
作为一种规矩妍秀的字体而言高踞初唐书坛的“三品”——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无疑是卓越而经典的。但作为艺术而言“三品”则显得不足且怯懦。
第一章 「初见」
可以将二人的字检出对比感受这种差异的魅力。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
寥寥数语置地铿锵痛失兄长至亲的悲怆中颜真卿坚守孤城作为李唐王朝在东方最后的希望。
纤细的笔触全部被摒弃了此前横竖的强烈对比荡然无存;字形越发方正令人想起汉隶朴拙高古的造型;中宫愈发开阔、四体愈发收敛笔画愈发平正——它们不那么“悦目”甚至被称为“丑怪”与“恶俗”可是字的气力感被完全解放每一个单字好像都能撑起一扇城门。
至此时高尚的品行、卓越的人格、铿锵的行笔纷纷熔铸其中。它们最终定格为四个词汇:丰茂、雄壮、浑朴、圆融
简朴地分析两者缘由约莫是王羲之的字体 单字中宫收缩而四体舒张(字的中央结构精密四周笔画舒展)视之气力如从中央向四周扩散。
再由笔画的呼应发生字与字之间的连结如“来”字横画末了的回锋与“十”字的起笔。
而颜真卿的字体 中宫开阔、四体收束出现“内松外紧”的面目。
字的气力被向内聚集字形内部释放出空间外表严整有序内里气力涌动所以显现宽博、充满气势。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赵孟頫《心经》局部
《颜氏家庙碑》局部
第二章 「盛唐」
兰亭八柱第二本单字与颜勤礼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书法”一词简朴地看是“书”与“法”的联合。
“书”是书写一种行为含有实用的意义;而“法”是规则一种规范用于归纳书写的方式将书写引往美的偏向。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刘中使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局部
71 岁时颜真卿完成了两件巨作一件是碑一件是帖。
前者写给已往纪念自己的家族;后者写给未来申饬以后的君主。
平安帖与颜勤礼碑
颜真卿《修书贴》